聚焦教育规划改革,共绘未来教育蓝图
——江北新区“十四五”教育规划“未来教育”专场在我校举行
4月21日,江北新区“十四五”教育规划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北师大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教授、北师大国家教育信息化实验室负责人李葆萍、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郑武、副局长周桂松以及浦外高新、一中明发、一中江北、二十九中柳州东路、南信大附中等学校领导和专家共同参加。
本次会议围绕“未来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开展,参会的各所学校就本校办学实际和研讨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我校金叶校长以“未来教育的办学思考”为主题,就浦外高新分校三年办学实践为例,和大家分享浦外高新了创新经验,其中“未来小镇”基于项目的融合学习、面向真实的深度学习、基于数据的智慧学习、打破边界的泛在学习的四种学习形态给与会领导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中明发的程根宝校长从智慧校园建设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做了发言;南信大附中王秋明校长结合自身智慧校园创建的心路历程做了交流;一中江北的黄诚校长从教育信息化对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做了汇报;二十九中柳州东路杨家仓校长就学校开展的影响学习力的多元因素的大数据研究做了阐述。会议中,各初中校长和专家、领导做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师大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教授做了专题发言,他认为未来教育应该更倾向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教学信息化改革要助力教学改革就需要有一套自主创新的技术分析支撑。只有当智慧化、信息化的平台充分发挥其整合、分析、概括的功能,不仅能为老师教育教学提供方便、提高教学生产效率,而且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服务时,信息化教育才能走向成熟。他强调,教育信息化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平台,整合信息形成体系,才能走出一条通向未来教育的路。 北师大国家教育信息化实验室主持人李葆萍教授提出:未来教育和信息化是密切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理念的结合将会带动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李教授还强调,信息化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如何将信息化与教育理念相结合。
座谈会上,江北新区教育与社会保障局局长郑武做了讲话,他表示非常感谢张院长和诸位专家为江北新区“十四五”规划问诊把脉,新区未来五年要引领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发展,就必须在未来上做文章。同时,他也表示近三年来新区对教育特别是信息化的投入非常大,希望未来能在投入和效率上找准平衡,起到实效。
最后,江北新区教育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桂松对未来学校的标准、建设以及育人方式作出诠释,并指出未来学校建设和家校合育建设是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推进,不断把握教育的方向,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走向共同培养孩子的道路上。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必然需要“改变”才能适应未来,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教育将是一条走出课堂的光辉灿烂之路;是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之路;也是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共生之路。我们怀揣教育梦想,在交流、碰撞、融合中去探索、去遇见更大的教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