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探求真知,以研促学
——我校第三届道德与法治学科节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冬日暖阳,绿树红墙,落叶轻扬,如果你正好经过这里,请你驻足,驻足在兰山路39号,这里,第三届道德与法治学科节系列活动, 正悄然上演。
昨日午间小憩,校园热潮涌动。身着校服的孩子像海洋里欢腾的浪花,涌动着青春的气息。经过三轮比拼,我校第三届道德与法治学科节活动最终产生4个决赛代表队,他们分别是:七3班代表队、七7班代表队、八5班代表队、九3班代表队。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4个决赛组的同学们,正认真而热烈地向来访的老师和校友们介绍自己的作品,火热的拉票活动由此展开。观众们更是饶有兴致地浏览、欣赏、交流与称赞,并将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他心目中的最佳作品。
我们看到的是决赛展示时选手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背后的艰苦的付出——
10月初,全校17个班级的小小研究员们利用国庆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并将自己发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整理、思考、撰写与修正,形成了一篇篇完整的研究报告。经过政史组评委老师的初步筛选,全校共有85位同学进入复赛。
85位进入复赛的同学分别组成以班级为单位的17个小组,准备下一轮复赛比拼。
复赛小组分4个场地进行4场激烈比拼。各复赛小组就校外培训机构、中学生追星、学生电子产品使用、共享单车投放、奥运会承办、奶卡使用、延时服务等当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中涉及到:发现的问题、研究的困难、解决的对策以及反思与感受,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研促学。
复赛展示阶段,全体政史组老师作为主评委,给每个复赛小组提出了改进建议。各班邀请了3位同学组成大众评审团,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激烈的初复赛过后,全校17个复赛小组共产生4个决赛小组。各决赛小组,通过自身努力、教师指导,最终在昨日呈现出精彩盛况。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次道德与法治学科节活动,旨在探索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双减”背景下,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思考,进一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发展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逐步培养学生做自己、学校、社会、未来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