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题研究 渗透模型思想
——江北新区“初中数学工作室”启动仪式暨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研讨活动
为推动江北新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4月19日,我校承办了江北新区第三届“初中数学工作室”启动仪式暨及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讨活动。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全国知名中考命题专家王红兵老师,宁海中学分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卜以楼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省特级教师叶旭山老师,浦口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杜育林老师,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金叶老师,江北新区刘光建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线上参加会议。活动围绕省课题《基于“四能”的初中数学模型建构的案例研究》,依次进行了启动仪式、课例观摩、专家指导三个环节。
工作室和省课题主持人、我校副校长刘光建老师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工作室成员对近三年的第三批工作室发展规划作出解读,介绍了“4个小愿景”的发展目标、“3个共同体”的活动内容、“5个新举措”的活动形式,并邀请卜以楼和杜育林为工作室的延续发展做指导讲话。
卜主任在讲话中表示,“名师工作室”是为有共同的教学观、数学观、学生观的老师提供一个平台,是名师的孵化器,通过集结、演习交流、互通有无,从而来推动学科建设,寻求专业化发展。
接着,各位参会专家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合影留念,记住珍贵时刻。
活动中,我校潘赛玉老师带来一节数学模型课《哪种方式更优惠》,本节课通过生活中两种不同的电话收费形式讨论哪种更优惠引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通过建模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最后通过数学求解得出实际问题。
叶旭山校长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学生“四基”的获得与发展、以及什么是学生的“四能”,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刘校将“四能”和初中数学建模相结合的创新性。叶校长就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所做的初中数学建模案例,做出了详尽的分享,也让工作室以后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参考。
最后,市教研员王红兵老师作总结发言,首先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解释了“数学模型”的概念,区别说明了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高中阶段的数学建模,然后对潘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指出了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自由生长,自然生成,同时也肯定了初中数学模型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本次活动,工作室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工作室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同时聆听了各个专家精彩的专题报告,也明晰了当前省课题研究的方向,全体工作室成员必将同心协力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个人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