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之手心连心 同伴同行共成长 小学部举行201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期班主任圆桌会议
为进一步探究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同伴关系”时可运用的沟通技巧与方法,我校小学部于6月10日召开本学期第二期班主任圆桌会,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会议。
德心视频
与会老师共同观看了“江北新区名师空中课堂”德心融合课程——同伴交往。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该课程展示了一个处理学生同伴关系的案例,视频中两位名师从“心理”与“德育”角度进行情景再现和德育措施剖析。
自由与朝气、平等与民主、和谐与开放的班级是学生同伴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这样学生才会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增强对班级的归属感,才会更加关心班集体中的同伴,从而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分享感悟
大家设想一下,有同学受了委屈,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却不敢和老师说,不愿意和同学伙伴分享,没有了情感的交流,这是很可怕的。我认为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加上一个“情”字,让孩子少点哭泣,多点微笑!
——徐超老师
以生命教育为主题,我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悟生命。当孩子们说出“生命真的很脆弱”、“我们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这样的话时,我被震撼了。育人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方式,作为班主任,用心设计好每一节班会课,孩子们一定会收获满满。
——许江玲老师
锦囊妙计
一(1)班孟令峰老师通过一个案例的展示,与现场老师进行互动,剖析出案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教育引导建议。孟老师说道,面对在同伴关系中存在孤僻、有明显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的学生时,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教育:
1.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和引导;
2.创造沟通机会,逐步进行改变;
3.专业的心理干预。对于正常的引导,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还是要尽早找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干预或者疏导。
指点迷津
会议最后,校长助理袁菲老师进行发言。首先她对班主任老师们近期来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后期即将开展的德育工作进行部署。随后,她围绕班级活动如何有效开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1.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活动育人的坚实基石。
2.通过目标任务激励学生主动实践,是班级活动育人的核心内容。
3.在交往关系中不断丰富成长体验,是班级活动育人的重要部分。
4.依托主题班队会开展过程性研究,是班级活动育人的有效保障。
5.结合班情学情打造系列班级活动,是班级活动育人的持续深化。
相信只要老师们细心发现、耐心引导、暖心陪伴,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孩子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