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家校合育>详细内容

家校合育

期末考试以后 你会奖励孩子什么礼物呢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13 08:25:58 浏览次数: 【字体:

    (转自班主任郭文红的微信公众号“朴素小屋”)

    “如果你能考到100分,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只要你达到多少多少分,一个假期都随便你玩游戏……”

     ……

    期末季到了,我们总是会说类似这样的话语去鼓励孩子,总之就是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或者物品来刺激孩子努力考出好成绩。

    一直以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似乎都在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甚至还把它当做一个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妙招,不断使用。

    当然,我也是如此,直到遇见了帆。

    照片中间的就是帆,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经常考到满分的他,回去后并不会有什么特殊奖励。他自己也习以为常,毕竟,这是他们家的一贯作风。

    他的母亲是大学老师,父亲是新华社的记者,对他的学习生活很是关心。他们关注班级里的各项事务,平时也总是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

    平常看来,这样的父母,似乎应该会在孩子取得成功时给与“鼓励”才对,我也曾好奇地问过帆妈:“为啥每次娃考满分,你们从来都不奖励呢?”帆妈是这样回答的——“他获得的满分知识本身就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啊,他已经获得过奖励啦!”

有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5元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1元,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那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故事中的老人,像不像就是你呢?而你的各种奖赏,像不像故事中的美元?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的你正在“巧妙”还是“愚蠢”地让孩子在“为谁而学习呢?”

    樊登老师曾说过:“你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学习,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我想,不为外部奖赏,真正为获得知识而学习的孩子帆,一定会一直享受学习的乐趣,认真感受生活的欢乐,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缘,珍藏每一个生活的瞬间。

    对待生活中的一个温暖记忆都可以如此用心的孩子,学习又怎么会让人操心呢?2018年3月,他被美国常春藤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8%的布朗大学录取,成为南京教育的光荣和骄傲。

    期末季到了,和大家聊聊帆的故事,是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够像帆妈一样,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真谛,知道究竟是“为谁而学”,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地将幸福快乐建立在获取知识本身上;千万不要像那个“聪明”的老人一样,“巧妙”地用金钱、礼物、游戏让孩子们丧失真正的快乐!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