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民族之根 共迎端午佳节
6月22日,我校初中部举行第13周升旗仪式。
本周升旗手及国旗下演讲
升旗手介绍
王依晨:七年级4班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她平日工作负责,学习刻苦努力,踏实认真;在班级,主动帮助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工作,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国旗下演讲
端午节——弘扬民族文化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七(4)班的王依晨,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端午节——弘扬民族文化。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诗人文秀写的一首诗,诗的题目叫做《端午》。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这个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它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向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悼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要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因为怕饭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棕子。
说起端午,我想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粽子吧!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数包粽子了,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其中,虽然马不停蹄,但却乐在其中。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越来越多的人品味到了粽子的独特风味。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如插艾叶,赛龙舟,吃五黄,避五毒,佩香囊,放纸鸢等等。每个习俗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鲜明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上永垂不朽!
级部点评
七年级级部主任赵晓雷老师
亮点:
1.学生展现你追我赶、勤奋好学的强烈求知欲;
2.八年级地生中考,打响中考第一枪。
不足:
1.梅雨季,学生略显浮躁;
2.进入复习阶段,部分同学信心不足。
改进:
1.学会调节情绪,自我减压,谨防“心理入梅”;
2.学校始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欢迎各位同学来“心灵滋养吧”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进步之星表彰